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寒節氣有哪些民俗特點

導語:在二十四個節氣中,最熱鬧的節氣是哪一個呢?沒錯,一定就是大寒節氣了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是因為大寒節氣時間已經接近過年的時間了,大寒一到年味也是漸濃,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年貨過年了。那麼,大寒節氣有哪些民俗特點呢?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大寒這個節氣吧。

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寒節氣有哪些民俗特點

大寒節氣

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

大寒節氣的特點:大寒同小寒一樣,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,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。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,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;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說,最冷是在大寒節氣。

大寒在歲終,冬去春來,大寒一過,又開始新的一個輪迴。在我國一些地方,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,有很多重要的民俗,如除舊佈新、製作臘味以及祭灶、尾牙祭等。尾牙祭,亦稱“做牙”、“做牙祭”等,民間有做完牙祭後全家坐一起“食尾牙”的習俗。

作為年尾最後一個節氣大寒,雖是農閒時節,但家家都在“忙”——忙過年,此即“大寒迎年”的風俗。所謂“大寒迎年”,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,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,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,分別是:“食糯”、“縱飲”、“做牙”、“掃塵”、“糊窗”、“臘味”、“趕婚”、“趁墟”、“洗浴”、“貼年紅”等。

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寒節氣有哪些民俗特點 第2張

大寒風俗

“食糯”,就是大寒節氣這天,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。

“除塵”,又稱“除陳”、“打塵”,就是大掃除:“家家刷牆,掃除不祥”,把窮運掃除掉;反之,“臘月不除塵,來年招瘟神。”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進行,即“祭灶”日,除塵時要忌言語,講究“悶聲發財”。

“糊窗”,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戶,“糊窗戶,換吉祥。”為了美觀,有的人家會剪一些吉祥圖案貼在窗戶上,故又稱“貼窗花”,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五進行。

“趕集”,即傳統的趕年集,購買臘祭用品,置辦年貨。

“洗浴”,與“除塵”有相同用意,是搞好個人衛生,寓意洗去一年煩惱和晦氣。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個髮、洗個澡,即老話所說的“有錢沒錢,洗澡過年”。

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寒節氣有哪些民俗特點 第3張

大寒節氣做牙

“做牙”,亦稱“做牙祭”,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,俗稱的美餐一頓為“打牙祭”即由此而來。做牙有“頭牙”和“尾牙”的講究,頭牙在農曆的二月二,尾牙則在臘月十六,全家坐一起“食尾牙”。但對僱工來說,尾牙可不好食,因為僱主往往會在餐桌上決定僱工來年的去留,故有“吃頭牙粘嘴須,吃尾牙面憂憂”一說。尾牙餐很豐盛,硬菜少不了一隻雞。過去不好明說解僱,便用雞頭示意,雞頭朝誰表示解僱誰。因為有這種“潛規則”,為了讓辛苦一年的僱工好好用完年終大餐,有的好心僱主會將雞頭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雞頭,現代企業流行的“年會”即是尾牙祭的遺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