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有記載元旦拜年要作匾食指的啥 古代元旦拜年的作匾食什麼意思

導語:一般我國人民拜年都是在春節,但有的地方也有元旦拜年的説法。實際上,我國古代也過元旦,也當年過,甚至還會在元旦的時候拜年。不過,古代拜年和現在拜年有的差異,明朝的時候,拜年要作“匾食”。那麼你知道明朝有記載“元旦拜年”要“作匾食”指的啥?到底古代元旦拜年的作匾食什麼意思?一起來了解。

明朝有記載元旦拜年要作匾食指的啥

明朝有記載元旦拜年要作匾食指的啥 古代元旦拜年的作匾食什麼意思

元旦

餃子。匾食是北方的方言,一般指水餃、鍋貼之類的麪食。扁食是古代對餃子稱唿,江蘇中北部(秦淮河)和福建地區因古文化區域一直保留着叫扁食,也是該地區一直常見小吃

元旦節的習俗有南北的劃分,北方人流行吃餃子,南方人流行吃年糕,每到元旦佳節,北方人都會吃餃子,元旦節吃餃子的習俗,興盛於明清時期,《曲沃縣志》記載:“二日製扁食包金,邀婿爭福。

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,南方地區十分盛行,明末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中有記載,“夙興盥激,吃棗糕,日年年糕”。

年糕和"年年高"諧音,有很好的寓意,也寄託着人們很好的希望,有詩稱年糕:“年糕寓意稍雲深,白色如銀黃色金。年歲盼高時時利,虔誠默祝望財臨。”

餃子傳説:

明朝有記載元旦拜年要作匾食指的啥 古代元旦拜年的作匾食什麼意思 第2張

作匾食

民間有“好吃不過餃子”的俗語。

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,常為百姓除疾醫病。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,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,舍藥救人,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。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,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,走到家鄉白河岸邊,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,耳朵都凍爛了。原來當時傷寒流行,病死的人很多。他心裏非常難受,決心救治他們。張仲景回到家,求醫的人特別多,他忙的不可開交,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。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,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,架起大鍋,在冬至那天開張,向窮人舍藥治傷。

張仲景的藥名叫“祛寒嬌耳湯”,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牀實踐而成的,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,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,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“嬌耳”,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。每人兩隻嬌耳、一碗湯。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,血液通暢,兩耳變暖。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,抵禦了傷寒,治好了凍耳。

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。大年初一,人們慶祝新年,也慶祝爛耳康復,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,並在初一早上吃。人們稱這種食物為“餃耳”、“餃子”或“扁食”,在冬至和年初一吃,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。

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,但他折“祛寒嬌耳湯”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。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,人們吃着餃子,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。今天,我們用不着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,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、最愛吃的食品。

各種餃子餡的寓意:

明朝有記載元旦拜年要作匾食指的啥 古代元旦拜年的作匾食什麼意思 第3張

元旦吃餃子

芹菜餡—即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

勤:即勤奮、勤勞;經常,勤密(頻繁)源源不斷,謂之勤財。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;更是對勤勞、務實的祝福。

韭菜餡—即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

久:即時間長、久遠,謂之久財。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;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,但願人長久——健康、和睦、快樂、幸福。

白菜餡—即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

百:量詞,即百種、百樣之意,謂之百財。對百樣之財的祈福;或為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。

香菇餡—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

鼓:即高起,凸出,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,或為股票大盤的勢,向上、飽鼓之意,謂之鼓財;或為對晚輩表達出希望其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。

酸菜餡—即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

算:即合計,清算。如果錢多到要算一個晚上,那是多少呢,謂之算財;或為對選擇的祝福,選擇大於努力,願親戚朋友都能有個好的選擇,選擇好。

油菜餡—即有財之意故為有財餃

有:即存在,凡是看過趙本山的小品人,誰會忘記“有才,太有才了。”這句名言呢, 謂之有財;祝福你有財,更祝福你有才。

魚肉餡—即餘財之意故為餘財餃

餘:即剩餘,多出來的,祝福您年年有餘,謂之餘財。付出的是辛勞,得到的就是財富,餘留下來的是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