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距離2018端午節還有幾天

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距離2018端午節還有幾天

導語: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?2018年端午節在6月18日,這天是星期一。那麼,距離2018端午節還有幾天?現在距離端午節還有39天。這個時間有點長啊,小編現在就好想吃粽子了,肉粽是首選,如果加上鹹鴨蛋就更好了,不然在糯米里加入綠豆,紅豆一起包粽子也很好啊,好吃還好看。

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距離2018端午節還有幾天

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距離2018端午節還有幾天

2018年端午節的日期:

2018年06月18日 星期一 (戊戌年(狗年)五月初五

距離農曆2018年端午節還有39天

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五日節、艾節、端五、重午、午日、夏節,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,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,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(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),與春節、中秋屬中華文化圈重要的傳統節日。

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英文為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,又稱端陽節、女兒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艾節、端五、重五、夏節、天中節、浴蘭節、屈原日、詩人節等。端是“開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,初五可以稱為端五,與春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。

農曆以地支紀月,正月建寅,二月為卯,順次至五月為午,因此稱五月為午月,“五”與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為陽數,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、艾節、夏節。從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見於西晉人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”。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,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、賽龍舟、掛菖蒲、蒿草、艾葉、薰蒼朮、白芷,喝雄黃酒、系百索子、做香角子、貼五毒、貼符、放黃煙子、吃十二紅。

據說,吃粽子和賽龍舟,是為了紀念屈原,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“詩人節”,以紀念屈原。至於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朮、白芷,喝雄黃酒,貼符則據說是為了避邪。

端午養生:吃粽子

端午養生:吃粽子

中醫學認為: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,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。

“本草”中的藥性分析,糯米味甘性平,有益氣健脾、開胃消食的作用。

就粽子的配料而言,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如:小棗、赤小豆、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;而火腿、鴨蛋黃、鮮肉等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。

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,北方大都用蘆葦葉,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,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。如:葦葉可以清熱生津、除煩止渴;竹葉可以清熱除煩、利尿排毒;荷葉能清熱利溼、和胃寧神。

不過,粽子味美,但不宜多食,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,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。吃粽子的同時,搭配蔬菜、水果可幫助腸、胃蠕動,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。此外,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,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,比如西瓜,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。

對於糖尿病病人而言,紅豆粽和甜粽子不適合多吃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大米粽或五穀粽;有膽結石、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,建議不要吃肉粽、蛋黃粽等過於油膩以及脂肪、蛋白過高的粽子,可能引起消化不良、脹氣。另外,心血管病患者,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,吃時要細嚼慢嚥,便於消化。

廣州人民的端午習俗

廣州人民的端午習俗

廣州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,據載,遠在秦漢以前在中原大地就已有此節日,並且還是一個很大的節日。神州大地不分東西南北,各地人們均過端午節。端午節的名稱也很多,如端陽、五月五、端午、詩人節、女兒節等,文化內涵很豐富,祭神、划龍舟、吃粽子、掛菖蒲,這些活動從古到今都沒有改變。

廣州人對端午節很重視,舊俗在農曆五月八年級至初四便有送節之舉。年輕“新抱”(媳婦)們,用“全盒”六個或四個,盛以粽子、豬肉、生雞、雞蛋、水果、酒等回孃家向長輩賀節;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,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,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,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,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,俗稱“新抱手藝”。香包中裝有檀香、八角、花椒、琉璜等。午飯後,家家貼“午時符”。符用寬約一寸,長近一尺的黃紙條,上面用硃砂寫上“五月五日午時書,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”等字樣。在大門上懸掛菖蒲、鳳尾、艾葉等,並紮上一束蒜頭,塗以硃砂避邪。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:“艾旗迎百福,蒲劍斬千邪。”正午時分,用水果、粽子拜家神,燒艾草薰屋角,稱“驅蚊蟲邪魔”。用雄黃酒調硃砂,在孩子的額上、胸口、手心上點一紅點,以示避邪。

賽龍舟是廣州人過端午最大的活動專案。賽龍舟,廣州人稱“扒龍船”,過去多為郊區農民為之。20世紀30年代前,在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便將去年端午節後沉入湧底的龍船起出,俗諺謂“四月八,龍船隨海滑”。30年代以後,逐漸改為五月七年級才起出龍船。俗語順口溜:“七年級龍船起,八年級龍船忍,九年級初四遊各地,初五龍船比,初七初八黃竹岐,初九初十龍船打崩鼻。”初五是賽龍船的高潮,得勝者可獲賞全只燒豬與賞銀元。初八郊區各鄉龍船多集中到市郊黃竹岐進行表演比賽,因那時黃竹岐地方有一座龍母廟,初八為龍母誕。

1994年,廣州市政府正式定五月初五的龍舟活動為龍舟節。

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,潑灑於道,稱為“送災難”。新興縣端午,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。巫師並以法水、貼符驅逐邪凡魅。石城縣端午,兒童放風箏,稱為“放殃。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端午節內容嗎?不妨點選》》》端午的來歷及習俗